乌审旗,农牧民心里有这样一群贴心人。庄稼有了病虫害找他们,产出产品不畅销找他们,想脱贫致富还找他们。这群贴心人就是乌审旗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人员们。今天,发布君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
2016年5月,乌审旗科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之时,正值全国“科技三会”隆重召开之际。大会着重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借着全国科技创新之风,乌审旗科协运用科学创新思维,谋划改革发展之路。乌审旗科协新一届领导班子经常性深入农村牧区,深入基层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层调查,了解基层科普服务存在问题和困难。
在调研过程中,乌审旗科协发现乌审旗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农牧民在科技应运方面水平不高,特别是欠发展地区的农牧民对科学种植渴望和需求度特别高。而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的服务范围小、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2016年乌审旗科协在无定河镇尝试种植科学示范田100亩,示范推广玉米、马铃薯、西葫芦等新品种16项,试验推广玉米高产增效技术、西葫芦种植技术等4项。
为全面展示科学种植成果,让农牧民亲身感受新品种的产量、质量、适应性和抗病性,亲身体验种植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旗科协召开了全旗农作物综合增产示范农技推广现场观摩会,组织全旗14个村村民代表,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科普带头人及周边地区农牧民500多人参观交流。农牧民对“摸得着、看得见”的科学技术产生了深厚兴趣,新形式、新内容的科普服务得到农牧民的初步认可。
现场观摩会的成功举办,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为充分发挥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的作用,切实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2017年,旗科协创新示范推广项目,采用“科协牵头、协会基地为主体、农牧民参与”推广新模式,免费向示范点农牧民及贫困户提供种子、化肥,在全旗各地区引进推广玉米、西瓜、葵花等高产示范推广田2000亩,推广新品种23项,新技术8项,资金投入达50万元。为保障科学种田项目顺利推广,乌审旗科协筹集资金 20多万元,在乌审旗旗东部和西部地区建成2处农牧民科技培训教育基地。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邀请科技专家通过开设科技培训班、现场指导、技术咨询及网上服务等形式,全程提供科技服务。全年开设科技培训班13期,培训农牧民1520多人次,组织科技专家深入示范点9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牧民。秋收季节,旗科协联合产业办和扶贫办,分别在图克镇和无定河镇举办了2场科学种田现场会,全旗各嘎查村种养殖大户、贫困户、基层干部580人观摩学习。现场会上展示科学种植的成果,让农牧民对主要品种、关键技术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让“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经旗农牧业专家测算,科学种田示范点亩增产达20%以上,个别示范点亩增产达38%。广大农牧民对新品种结合新技术的推广方法高度认可。
2018年,乌审旗采用“政府主导、科协牵头、部门配合、依托协会和基地、农牧民主动参与”的新模式。重点突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科技中介机构在示范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乌审旗科协、扶贫开发中心投入专项资金157万元,谋划开展6000亩科学示范推广田,以“科技示范户+贫困户+低收入家庭”的帮扶新形式,免费向贫困户、低收入家庭以及养殖大户提供先进实用的新技术、高产优质的新品种、高效绿色的有机肥料,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占总推广面积62%。引导农牧民特别是困难农牧民广泛参与,提高科技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普及实用技术,实现科技推广服务全覆盖。
在今年的春耕备耕期间,旗科协联合农牧业局、扶贫开发中心重点围绕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采用农牧民点单模式开展培训,重点向全旗科普带头人、科普示范户、种养殖大户、贫困户、低收入家庭示范推广实用科学技术。乌审旗科技培训班已开设20期,实地技术指导6次,培训指导农牧民2100多人次。同时,利用微信等现代网络媒体,开展线上科技专家指导,随时随地解决技术问题。在农作物生产的各个阶段,适时召开现场技术指导会,将示范推广田和普通种植田长势进行对比,科学分析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所产效果。通过科技推广普及提升广大农牧民的科学认知水平和科技生产技能。
目前,乌审旗6000多亩科学示范田长势良好,在无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丰产丰收已成定局。近三年,乌审旗科协以农牧民为中心,通过坚持不懈创新工作,持之以恒改革完善,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提升广大农牧民科学素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开创了科普工作新局面。
现在的乌审旗,在旗科协对科学种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下,让农牧民们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科学技术为生活带来的改变,乡亲们更加愿意尝试种养殖新品种,腰包鼓了,收获多了。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乌审旗科协将继续积极健全完善基层科普E站、科普图书室等建设,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科协信息网络、新兴媒体开展扶贫政策和相关知识宣传,普及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传播现代农村信息,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提升科技扶贫能力,为农牧民致富增收保驾护航。
图/文:刘翔宇